【嵐山天氣,雨】
飽餐一頓之後我們走出了食堂,此時陰鬱的天空再也憋不住情緒了,滴滴答答的下起雨來。幸好在此之前阿金就已經買了把傘,免去了濕身的危機。我們尾隨著成群結隊的學生走在大街上,左右閃躲著迎面而來的傘花,不過沒幾步雨就停了,我們甚至還來不及開傘。
【學生出沒】
【嵐山天龍寺】
綿延的房舍突然缺了一角,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道路與盛開的杜鵑,一旁有個大石柱,上面寫著“大本山天龍寺”,嵯峨嵐山的下半場,就從這裡開始。
【大本山聽起來就很威】
位於嵐山的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大本山,一度是日本室町時代京都五山中排名第一的名剎﹝天龍寺、南禪寺、建仁寺、東福寺與萬壽寺﹞,直到被南禪寺所超越。
曆應二年時﹝一三三九年﹞足利尊氏為了幫醍醐天皇祈求冥福,將原本是嵯峨天皇離宮的龜山殿改建成天龍寺,高僧夢窗疏石為其開山祖師。建寺之初,雖然足利尊氏和光嚴太上皇都提供了資源,但資金仍然不足。為了籌措資金,足利尊氏便與夢窗商議,使用室町幕府公認的貿易船“天龍寺船”重新恢復與中國元朝的貿易關係,以賺取建寺所需的資金,這就是“天龍寺船派遣計畫”。足利尊氏的計畫十分成功,解決了資金短缺的問題,起造後天龍寺便於康永四年﹝一三四四年﹞落成。
【沒什麼人】
但落成後不知為何立寺之後祝融不斷,幾次大火燒掉了不少院社,其間又遭逢“應仁之亂”,導致天龍寺遭到極大的損害,直到天正十三年﹝一五八五年﹞豐臣秀吉援助之後才得以復興。但於文化年間又遭遇大火,重建過程中因元治元年“蛤御門之變”成為長州軍營,再次燒毀於戰火中。劇變之後的天龍寺,在經過幾代住持的努力經營之下,逐漸得到恢復,在明治九年﹝一八七六年﹞時終成為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大本山。
開寺之初,天龍寺的幅員十分廣大,龜山公園、渡月橋與嵐山都曾為寺方所有,權頃一時,但隨著室町幕府的衰弱天龍寺的勢力也逐步下滑。明治十年﹝一八七七年﹞時政府頒布土地令,將嵐山、龜山與嵯峨總計約四平方公里的土地收繳,僅留三十公頃,約全盛時期十分之一的面積,形成了現今天龍寺的格局。在一九九四年時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著名的賞櫻賞楓景點。
【法堂】
我們從門口走進去,道路很寬兩旁開滿了花,不過意外的裡面沒什麼遊客。走到底時出現了一棟很大的建築,門上的匾額寫著“選佛場”,其實就是法堂。我們走近去看這棟建築,此時旁邊開來了一輛小巴,停在法堂旁邊,然後車上下來了五個學生。一個貌似司機的最後下車,然後就領著學生走上了法堂。看的出來司機口中唸唸有 詞的對著學生講話,不知道是在解說還是幹什麼。司機把學生帶到法堂門前,講了幾句話後就貼著門往裡面窺探了起來,從背後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還真是有趣。
【窺】
突然間天空降下了大雨,我趕緊跑到一旁的樹下去躲,路上其他的行人也跑了過來。雨勢看似沒有趨緩的樣子,雨滴也開始葉縫滲落到我身上。轉頭看看四周,前面有間像是賣店的地方,也有屋頂可以遮雨,我想不如過去那邊好了,有地方逛也強過在這淋雨啊!
【賣店】
賣店裡販賣著各種的御守,但造型款式大都普通,所以也沒讓我有買單的衝動,正準備離開時一個藍色水滴狀的琉璃墜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藍色的墜子裡有一個貌似觀音的神像,但祂的背後卻有一對天使般的翅膀?這把我搞糊塗了,我看著包裝上的字,上面寫著“飛雲觀音御守,航空安全”。航空安全?看到這四個字二話不說我就拿去結帳了!本來就怕坐飛機的我來時還碰到亂流,這個御守來的還真是時候啊!
【靈庇廟】
雨勢變小,但遊興也沒了,雖然根本還沒進去,但我們已經準備離開天龍寺,想去別的地方看看。但走沒幾步看到了左邊一個小神社,石階旁有一個石碑,刻著“二次大戰後滯蘇官兵戰沒之靈長眠於此”之意的句子。說到二戰我就有興趣了,所以就走了進去。
【二次大戰後滯蘇陣亡日軍慰靈碑】
【飛雲觀音】
裡面其實沒什麼,但有一尊很眼熟的神像立在這裡,原來就是飛雲觀音。放大來看就清楚很多了,原來背後的不是翅膀,而是翅膀狀的雲,觀音裸足立於其上。而祂的手掌中竟然有個十字架?阿義也注意到了,轉頭問我這個問題。雖然這樣說有點不敬,但老實說我也不清楚,而且我完全沒聽過什麼飛雲觀音的,當時就帶著這樣的疑惑離開了天龍寺。
【弘源寺,理麵有龍馬時代長洲藩士用武士刀砍傷的柱子...】
【出天龍寺】
回到台灣後為了寫部落格而開始整理資料,這才了解到因為旁邊是神風特攻隊的慰靈地,所以有人創作了飛雲觀音像立於此讓人膜拜與慰靈,藉以保佑全世界的飛行員與飛機,因此也成了守護航空安全的飛雲觀音。至於觀音手中的十字架,那是作者希望飛雲觀音能超越宗教的藩籬來保佑全人類而作的設計,也算是作者的美意...
【回到大街上】
【雨傘】
天空斷斷續續的飄著小雨,頂著雨滴漫步在大街上卻沒撐傘,讓我感覺自己就像個漂撇的男子漢。抿著嘴裝MAN的我揚起頭來看看前方的路標,但卻意外的發現一間被遊客包圍的小店。這家比書報攤大點的店叫“豆腐三忠”,顧名思義豆類製品應該是它的強項,想起有部落客提過他的胡麻豆腐不錯吃,我便詢問金義要不要也來一份?
【嵯峨豆腐三忠】
雖然顧客頗多,但三忠只有門前幾張桌椅,多數的遊客不是坐在沿著店鋪外牆設置的板凳上就是立食了事。但我們很幸運,在點完餐後一桌客人剛好要走,他前腳一跨,我後腳就跟進了!直接逼退了對面想篡位的客人。我跟阿義依照網友指示點了胡麻豆腐,但阿金卻點了...豆漿?沒錯!就是豆漿。我問他為何點豆漿?他回答說想喝,簡單明瞭的回答我一時也不知道要怎麼反駁XD
【取餐】
【胡麻豆腐】
坐定之後回頭接過我們點的兩碗胡麻豆腐,而阿金也拿到了他的豆漿,當他把豆漿拿到我面前時我整個傻眼了!就一個小小免洗杯裝著豆漿,容量應該還沒蜜豆奶大。我問他這多少錢?他說二百円。我的媽呀!這要兩百円?不過這裡是日本,賣這價錢應該有他的道理,等阿金喝了一口後我問味道如何?他笑笑說就那樣,好奇的我就跟他討了一口來喝,豆漿下肚後我只能說,以我自己對豆漿的喜好而言,台灣應該隨便哪家豆漿店都能屌打它吧?也就在這對談中,豆漿也喝完了...至於胡麻豆腐個人覺得還可以,口感蠻特別的,不像我們在台灣吃的豆腐那樣,三忠的豆腐滑滑嫩嫩還有點點QQ的,而且還有股特別的香味,是有它特殊的地方,恰巧路過是可以嘗試看看啦!
【豆漿二百円】
【導護老師】
繳回了餐具離開豆腐三忠之後我們尾隨著人群從一旁的小巷走了進去,不久就來到了嵐山最負盛名的竹林之道。參天的竹林是嵯峨嵐山代表性的風景之一,特別是野宮神社週邊的竹子,自古即以“野宮竹”之名聞名天下。
【竹林之道】
先前上網找資料看到照片時就覺得很棒,如今親臨現場更是感到震撼,但因為遊客爆滿的關係,感覺不到照片中那股寧靜脫俗的氛圍,不過行走其間還是讓人感覺十分舒服。舉起相機想要獵取美景,但路上盡是遊客,很難只萃取那竹林的美。我前後來回的走動著,試圖從人流中找到片刻的寧靜,但昨天在千鳥居時一樣,遊客就像滔滔江水一樣,片刻也不停息。也就在這走走停停之間,我們來到了野宮神社...
【鮮肉人力車】
坐擁青翠青苔與幽靜竹林之美的野宮神社向來是日本文人的靈感之所在...野宮神社最早是由“野宮”發展而來的,而所謂野宮就是每當天皇換代時,將由未婚的皇室女性中挑選出代替天皇的“齊宮”,前往伊勢神宮擔任祭祀的工作。而在前往伊勢神宮之前,齊宮必須在環境清幽之地齋戒沐浴三年的時間,之後踏上一四十公里左右的遙遠路程,在五天六夜後來到伊勢神宮。而這齋戒沐浴的地方便稱之為“野宮”。
【嵯峨野宮神社】
【皇室有來參拜】
野宮的位置並無規定,但大多選在嵯峨野地區較為幽靜的地方,房舍也只能使用一代,換代後就會拆除。因此像那未經加工、留有樹皮的“黒木之鳥居”,便成為野宮最重要的象徵。而這樣的形式也是也最古老原始的鳥居形式。除了野宮神社之外,只能在京都元伊勢皇大神社看到。野宮神社曾因戰亂而衰弱,在後奈良天皇及中御門天皇等的皇旨下復興,之後備受皇室的崇敬,而現在野宮神社的位址則是嵯峨天皇年間仁子内親王的野宮之所在。
【人好多】
野宮神社奉祀的許多神明,正殿中央祭拜的祈求健康及智慧的野宮大神﹝天照大神﹞右邊是祈求多子多孫、順利生產、事業發展的白福五稻荷大明神,以及財運亨通、學藝進步的白峰弁財天。左邊則有龍神能救護生病之人,還有野宮大黑天保佑信徒締結良緣。據說只要觸摸野宮大黑天旁邊的“龜石”,便可實現願望。此外位於本殿前的賽錢箱可是台北西門町的一樂園大飯店所奉納的喔!﹝文字內容節錄自日本見聞錄,並輔以其他資料﹞
【鳥居】
占地不大的神社裡擠滿了遊客,進去繞場拍照之後就退到了入口附近,因為我是一個非常討厭人擠人的人,所以就哪邊涼快哪邊去。站在入口附近的我發現側邊有一條小路,通往一個被樹林所遮蔽的地方,好奇的往裡面走去,果然就像網路上說的,稻荷社跟弁財天都座落在這裡。
【這頭人就少了】
【貴桑快來看青苔啊~】
神社被樹林所環繞,旁邊的空地被一大片的青苔所覆蓋,突然想起原本計畫去西芳寺看苔卻忘記申請的貴桑,可惜他不在這,不然這片翠綠應該可以給他些許的安慰。
【這是...?】
【迷你稻荷社】
也不過隔個十幾公尺而已,但這裡仿佛是另一個世界,喧嘩似乎被樹林擋在外頭,傳進來的只剩輕聲的耳語。天氣原本就灰濛濛的,站在這裡更顯的昏暗。一旁的亭子裡停放著一座轎子般的東西,上面又兩張臉孔的雕塑,感覺有點微妙。而小小的稻荷社底下並排著許多狐狸的雕像,細長的造型與灰白的身體讓我感覺有點詭異...此時突然一票遊客走了進來,爽朗的交談聲淹沒了這裡的寂靜,反正也看得差不多了,我們就跟他們交班,往下一個景點前進。
【有點詭異...】
【財神竟然沒人來參拜?】
離開野宮神社之後我們又回到了竹林之道,原本以為竹林之道只是一小段而已,但沒想到還頗長的。這一段人明顯少很多,我想大概跟昨日的千鳥居是同樣的意思吧!我仰頭看著參天的竹林,幾滴雨滴降落在我的臉上...點點涼意打在臉上感覺十分舒服,但突然雨滴越來越大,打在臉還會刺,這下不撐傘都不行了...
【重回竹林之道】
撐著傘走在蜿蜒的竹林中,雨似乎沒有減緩的趨勢,兩旁除了少數的店家民宅之外其他都是竹子....雖說景色很美,但一路看下來其實也已經麻痺了...也不知走了多久,眼前突然開闊不少,左前方出現一座池塘,路口插著紅色的關東煮旗,寫著大大的四個字“御髮神社”。
【御髮神社】
御髮神社建於昭和三十六年﹝一九六一年﹞,位於龜山天皇陵寢旁小倉山腳下,供奉著有“日本理髮師之神”美名的藤原采女亮政之,是日本唯一一座保佑三千煩惱絲的神社。
傳說龜山天皇時期,有位名叫藤原晴基的武士遺失了御用的寶刀“九龍丸”,因而被貶為浪人,心有不甘的藤原便走遍各地尋找寶刀的下落。後來為了防止寶刀流往國外,藤原一家移居靠近朝鮮半島的下關。當時蒙古正準備進攻日本,大批的武士也隨之進駐,藤原在尋找寶刀的同時也在當地開設了理髮店,由三子藤原采女亮政之為往來的武士剃頭髮。采女亮政之的剃髮技術十分高超,傳說連龜山天皇都曾造訪,其子孫也世代經營理髮業,因被奉為日本理髮業之祖。後來藤原采女亮政之的後代藤七郎在三方原之戰中,因幫助德川家康躲避武田信玄的追擊,而受賜銀錢一錢,因此“一錢職”也成了日本理髮業的代稱。
許多美髮業者或美容專科學校的學生都會來此膜拜,祈求生意興隆或是專業考試合格,當然你有落髮掉髮禿髮的話也可以來這找采女亮政之商量。總之任何跟頭髮有關的都可以來這請祂幫你加持,有需要的朋友千萬別錯過了啊!
【日本唯一】
不過眼前小小的神社感覺不若故事中的那般精彩,座落在細雨中顯得有點落寞,環顧四周除了我們之外沒有的遊客,不過我反而喜歡這樣的狀況。我們在神社裡裡外外來回走動著,一位穿著神職人員服裝的大叔在神社外伸展作操著,感覺像是坐了很久一般。站在神社前看著小倉池的對岸,許多遊客在路上行走著,似乎都忽略了這個景點。不過顯然這只是我的錯覺,才一回頭就出現了一群遊客往這走來。
【小倉池】
額頭跟達爾一樣高的我當然要好好的拜一下,可惜忘記帶落建來給采女亮政之大人加持有有點殘念,下次一定要記得XD。不過比起頭皮上的三千煩惱絲,我其實比較在意頭皮下有沒有煩惱,人生有限真的要開心,男人只要有自信禿不禿都不是問題啊!﹝說給自己聽﹞。
【溜狗】
參拜完後我們動身準備啟程,雨持續的下著,在池塘上激起了圈圈漣漪,雖然濕答答的感覺不太舒服,但走在林間小徑看著遠方的霧氣也別也一番情趣。這裡的環境真不錯,沿路也看到許多房舍,但不知是店舖還是民宅就是了,能住在這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了大半天其實也有點累了,因為雨勢的關係有了想打退堂鼓的念頭。跟金義商量後我們決定再看一個景點之後就準備離開嵐山回京都去了。話講完沒多久左手邊就出現了一個門,門上寫著“常寂光寺”四個字,所以藍山的最後一個景點就決定是你啦!
【常寂光寺】
依著小倉山山腰而建的常寂光寺是日蓮宗的名剎,山號小倉山。相傳早期為平安末期著名歌人藤原定家的山莊“時雨亭”之所在地,因此常在“百人一首”和歌集中被提及讚美,但在慶長元年﹝一五九六年﹞時被富商所買下。因環境清幽被日蓮宗高僧日禎上人所相中,將此地定為修行之所,為常寂光寺開山之祖,後來富商將地捐出並陸續增建後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其中於元和六年﹝一六二O年﹞所興建的多寶塔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看來是個厲害的景點】
常寂光寺寺名的由來是因此處環境的意境與天台宗所說的四佛土﹝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與實報無障礙土﹞之一的常寂光土相似),因而命名為常寂光寺。除了寺院建築之外寺內一年四季繁花盛開之外,秋季楓紅更是有名,為京都賞楓名所之一。
【一進來就先休息】
買了票拿了導覽之後我們往寺內走去,但進去的第一站竟然是去休憩所休息XD 看來大家真的是累了,金義兩人坐在板凳上滑著手機,稍為休息一下後我就坐不住了,於是就拎著相機在休憩所四處看看拍照。
【窗外】
【牡丹】
在門口時有看到寺內正在舉型牡丹花展的告示,而休憩所前面的空地上也的確擺了為數不少的牡丹花,但它的感覺比較像是花市,而不是展覽...我走了過去端詳著盆栽裡一株株的牡丹,雖然展覽的排場不太到位,但這些花還真是漂亮!大大的花瓣上綴著幾顆水滴,我想鮮艷欲滴大概也就是這麼回事了。很快的就看完了“展覽”回到休憩所呼叫金義兩人該上路了。﹝咦?﹞
【立】
【仁王門】
前方隱身在樹林中的是仁王門,有種遺世獨立的孤傲感。走上前去斑駁的外表與退了色的綵帶似乎聞不到人煙的味道。門內兩側掛著草鞋,大的那雙據說是給鎮守於此的仁王所穿的,代表著祂移駕到了這裡。站在門前望向來時的山門,滿眼的綠,一對情侶正緩緩的走來...這一刻,我終於感受到了嵐山真正的悠閒寧靜....
【草鞋】
【垂】
【門後的階梯】
【末吉坂】
仁王門後是一段階梯,兩旁的地上鋪滿了青苔﹝又想到貴桑XD﹞,我們慢慢的走上去,沿途欣賞寺裡的建築與自然的美景。沿著山勢而建的寺院參觀起來還有點吃力,這兩天不管走到哪似乎都跟爬山脫不了關係。雨水沾濕了地面,腳下難免打滑,有幾次還差點摔倒,要參觀常寂光寺,看來得慎選鞋子。
【青苔】
【本堂】
【眺望】
【陶器】
【妙見堂】
【本堂側】
寺院伽藍散佈在山坡各處,靠著小徑連結成群。我們一一找出在隱藏在山林裡的每一片風景,細細的感受著歷史流過的痕跡。此時頭頂上的細雨也不再讓人分心,輕輕的落在林間與屋簷上,為眼前的美景增添了不少詩意。
【淨手】
【妙見堂外】
【本堂後院】
【林間小屋】
【迴廊】
【飄雨】
【多寶塔】
【歌仙祠】
我們一路往展望台走去,雖然不清楚確實位置,但顧名思義展望台一定在高處,看到往上的樓梯就給他踩上去就對了。沿路上不前他遊客,只看到幾位寺方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植栽。一路走走停停的逛著,正當汗流浹背之際終於來到了展望台。比起早上在猴子公園看到的風景,這裡的視野不如它寬闊,但從群山樹叢間看出去倒也有另一番風情。一陣風吹散了身體裡的熱氣,斗大的汗珠落下,為今天嵐山行劃下了休止符。在這拍拍照吹吹風,休息的差不多後就準備下山去了。
【展望台上】
【鐘樓】
【喔伊喔伊喔~~】
【敲】
【休憩所】
【女碑】
【為紀念在戰爭中喪生的女性】
【常寂光寺外的民屋】
我們循著小徑往下走,離開了常寂光寺回到了街上。路上不見其他遊客,但這份孤寂感倒還蠻適合踏上歸途的我們。其實也不知道要往哪走,總之就讓路牽引著我們前進,等到錯了再回頭也不遲。
【不是博物館】
【繼續走】
【貓頭鷹】
在一個十字路口遇到了一家小店,店門口的椅子上擺滿了貓頭鷹,而貓頭鷹也是老婆喜歡的動物,所以我就走了進去想要尋找可以送她的驚喜。可惜裡面貓頭鷹的東西不多,多是一些小物與織品,結果又是空手而出,都要離開嵐山了,卻沒看到任何適合她的禮物...
【沒買到...】
【路標】
【門前】
【公園】
遊興消失之後回程的路顯得特別長,景色也從自然風景轉變成了一般的住宅區,長時間的雨中漫步讓人感到有點不耐,意興闌珊的我們很想找個地方休息,此時眼前出現了幾台販賣機,機身上貼著大大的百円字樣,少少的錢就能喝到飲料讓金義產生了高度的興趣,雖然沒地方坐,但能喝罐飲料也是不錯的事情。兩人就這樣選購了起來,不過我只想喝啤酒,所以這高CP值的好意我就心領啦~
【一百円就能投】
【老屋】
【靜】
經過了空蕩的公園,穿過了寧靜的小巷,終於我們又回到了城市的大街。似乎是學生放學時間,街上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走著。雨還在下,而且越下越大,我們持續在街上走著,依照路標的指示往嵯峨嵐山站的方向走去。不知走了多久,有點熟悉卻又不太確定的街景出現在我們眼前,原來我們已經回到了嵯峨嵐山,只是是在車站後方,難怪認不出來。
【雨中漫步】
【阿金過橋】
【三輪車】
【綠燈行】
【民進黨】
【車站後街】
【鯉魚旗】
抱著最後一絲的希望想說車站前的大街或許已經開門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至少還可以再逛一下,但走到大街上除了天更黑之外沒有任何的改變,店家依舊是大門深鎖,最後只好打道回京都,在京都車站週圍逛逛殺殺時間了。
【回到車站】
【NO MORE 痴漢!】
【等車回京都】
【試運轉】
搭上電車不久貴桑來了電話,我說我們正準備前往京都車站,於是我們就約在那碰頭。話說這班車的人還真多,多到我背後的女學生被擠到整個人都靠上來了!因為不想被誤認成痴漢,所以我連動都不敢動,右手緊握著拉環,左手則置於身前,不讓自己有被誤會的空間。但這樣還不夠,我還得挺直身體扛住背後那位,不然一個煞車我可能就會被她壓倒啊!還好在我HP耗盡之前電車緩緩的進了站...解了我的圍...
【京都車站】
下了車我們走到了車站大門外的廣場,雨持續下著,讓遠方的京都塔看起來都有點悲悽。繞了一圈找不到貴桑,看來是還沒到,等了一會兒後電話響起,他說他到車站廣場了,但沒看到我們,我回頭去門口找他,很快的就找到了。這位老兄沒帶雨傘,仗著自己身穿狗腿子帥氣的在雨中走著。會合後討論要去哪裡吃?眼見前方就是地下街的入口,不如就近將就如何?
【進擊的學生】
【地下街】
京都站前的地下街頗大,專櫃跟美食街都在這裡,可能也因為鄰近車站,人潮還不少。因為有打算晚上還要去昨天那間居酒屋喝酒,所以只想隨便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就好。繞了一圈後大夥兒決定吃拉麵,後來就跑去一家叫什麼阿月的,但站在外頭看了看後不知道誰說後面那間熊五郎好像比較好吃?於是我們又走到熊五郎去,結果看了菜單後發現價位偏高,所以又回到了阿月...口袋不夠深要吃頓飯還真是麻煩...XD
【地下街大廳】
進到店裡服務員招呼我們坐在門邊的座位,然後就遞上了菜單,我忘了我是點啥拉麵,只記得是最便宜的,在確定之後我便轉身示意服務員可以點餐了。服務員有三個,兩個是阿桑,一個是學生模樣的女孩,女孩看到了便走了過來。我指著菜單用不太流利的日文唸著要點的東西,沒想到女孩突然冒出一句京片子:「我說中文的!」。我愣了一下,然後趕緊切換成中文跟她點餐...看來會中文的服務員已經是標準配備了,以後來日本玩應該也不會有語言的問題了啊~
【阿月拉麵】
沒多久麵就嗑完了,餐點吃起來很普通,以它的價位來看我覺得有點貴,不過這裡是市中心,被宰應該也是合情合理。為了物超所值,我捧起了碗把剩下的湯都喝光了,把碗放下的同時突然意識到怎麼我今天三餐都是吃麵啊?
【星巴克爆滿】
飽餐一頓的我們在地下街晃著,貴桑提議要不要去喝杯咖啡?想說休息一下也不錯,就找地方窩去了。地下街裡只看到星巴克跟羅多倫,但兩間都已經爆棚,一時半刻之間也沒位置可坐,所以只好放棄。眼見地下已無處可去我們就準備回到地上了,貴桑說旁邊有BIC CAMERA,不然就去那走走吧!因為BIC CAMERA在車站的旁邊,不想淋雨的貴桑想說應該有路直接從地下街走到那邊才對,於是就跑去問服務台,後來的確是有出口在附近,但你還是得淋雨走一段路才行XD
【阿NO....】
【屁股開麥拉】
【中文樓層簡介】
【目前5:2中國領先】
走出地下街,外頭灰矇矇的,雨勢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減緩,我撐著老婆的點點傘,走在大樓底下的人行道上。走進BIC CAMERA一樓是滿坑滿谷的手機配件與3C產品,但我沒有多所逗留,繞了一圈我們就留下貴桑直接上七樓看模型玩具去了。走出手扶梯,迎接我的就是成堆的鋼彈模型,讓我感覺回到了家一樣XD 不過在台灣時其實我也很久沒逛模型店了,完全搞不清楚哪款是日本獨有的。於是我就用手機拍了照片傳給朋友看,一項項的求證,結果沒有一款台灣沒有...所以我就轉台去看其他的玩具了...
【鋼普拉】
架上有很多稀有的玩具,但就算是在產地日本,這價位我還是買不下手...而且明天要去大阪,現在買了萬一後來出現怪東西我一定會後悔,所以就先留店查看,拿在手上看看過過乾癮就好。繞的差不多後我走去看金義他們在逛啥?阿義對這些東西沒有特別的興趣,反而是阿金終於有了想買的東西...
【夏亞專區】
【素組】
【來當爆走兄弟吧!】
【星際大戰】
【鹹蛋超人】
【假面賴打】
【妖怪手錶】
在遊戲區打轉的他想買PS3的《實況野球2016》,但遊戲發行日期是四月二十九日,要到後天才上市,今天顯然是買不到的。想想二十九日的行程當天我們人已經在大阪了,一切順利的話晚上應該是在道頓堀附近,記得附近也有BIC CAMERA,入手應該是沒有問題。我這樣對阿金說了,他笑了笑,就像是已經買到了一樣XD 眼見大家都逛的差不多了我就回頭去買剛剛在架上看到的力霸王怪獸玩偶,準備帶回去送人,結帳搞定後就跟貴桑會合,前往車站準備搭車回民宿。
【回民宿】
一進到月台剛好就有一班電車進站,貴桑二話不說就領著我們往車上跑,可是我趕忙問說可是這班沒有到我們去的地方啊?貴桑就停下腳步說只是終點站不同,這班也會經過啦!但就在我理解的同時電車就關上了門開走了...託我的福大家只好等下一班了XD
【雨中的京都塔】
回到民宿的我們依序洗了澡換了套輕便的衣服,準備去居酒屋複製昨晚的微醺。走到店門前拋棄了昨日的膽怯,果斷的推開門走了進去,角落正巧有一位客人結完帳正準備離開,老闆相當有禮數的送客人到門口,還不停的鞠躬。我們就按照昨晚的位置各就各位,準備點餐。也因為昨晚才來過,所以知道老闆把英文菜單放在座位後面的櫃子上,沒等到老闆拿給我們,阿義就自己起身去拿菜單了。但不料老闆見狀後卻邊走邊喊著「DON'T TOUCH!DON'T TOUCH!」。然後將菜單從阿義手中拿了過來,走進吧檯內後再交給了我們。老闆的舉動讓我們愣了一下,我覺得阿義的舉動沒什麼,但不知道哪裡去踩到老闆的雷了?歡樂的氣氛頓時就變調了...
【惆悵的一晚】
雖然氣氛不對,但都坐下來了總不能直接閃人吧?況且嚴格來說自作主張的我們算是理虧,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既來之則安之,就點吧!結果開始點餐後狀況就陸續發生了...我們按照昨天的菜單又點了一次,但老闆卻說備料不足有些沒辦法供應,有些則是數量不足。我其實是有點納悶的,串燒應該算是常銷的菜色,怎麼會有備料不足的狀況?而且還不只一種?結果只好很土豪的跟老闆說那就看剩什麼全部都給我們吧!接單之後老闆就開始料理了,菜也陸續的端了上來,但你可以明顯的看出老闆的臉色不是很好看...至少比昨天差...而在我們的菜上完後他就進進出出的,一直在講電話,可以感覺的出他今天似乎有點狀況。
趁著老闆又出去的空檔,我輕聲的跟三人說:「今天氣氛不太對,這杯喝完我們就走人吧!」。三人聽罷抿了嘴微微的點了頭,看來可不只我一個人覺得老闆今天不對勁啊!清光了菜尾飲盡了啤酒,在老闆又走進來時我示意要結帳了。此時老闆的眉頭似乎鬆開了點,表情也和緩了許多,當我們結完了帳走出店外時老闆還是很客氣的對我們說了謝謝,但總覺得他心事重重的。
【晚安,京都】
回程的路上沒有昨日的微醺,只有滿腹的疑惑,我們討論著到底哪裡踩線了?甚至開始為老闆的焦慮填上了超展開劇情,但這些舉動也不過只是想找個理由來接受這不盡興的夜晚,特別是在京都的最後一晚,沒有美好的ENDING實在令人遺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