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波卡的獵逃  

【圖片版權繫電影公司所有】

「一個文明的崩解不是來自外在的侵犯,而是從內部開始腐壞。」演而優則導梅爾吉勃遜用了這相當具有史詩意味的話揭開了這部作品的序幕,但也同時誤導了觀眾對這部作品的期待...


本片是以主角“黑豹爪”跟他部落的人在叢林打獵作為開場,一群人在叢林裡追逐獵物,展現出活力與速度感。伴隨而來的是血腥卻又和諧的畫面, 雖然感覺有點殘忍但還是貼切的表現出了一種屬於原始的野性魅力與文化表象。直到在叢林裡遇到另一個部落的人,又為這部作品埋下了不安與詭異的伏筆。在段劇 情裡主角父親所說的一段話讓我相當的有感覺:「我是火石天,我從成年以來就一直在這森林裡打獵,我父親也曾和我ㄧ起來,我沒出生前他就在這裡打獵。黑豹 爪,我兒子,他也和我ㄧ起在這森林裡打獵,我死後他還會跟他兒子來這座森林裡打獵...」這一段相當於領土主權宣示的談話點出了部落人們的文化傳承與父子 之間的情感,也表現出了人類與這片森林共生共存的依賴關係,雖然白話但卻十分的讓人讓人回味。相對於森林中遇到其他部落的人臉上驚恐的表情,主角部落表現 出一種對比的安逸與平和,直到獵人手中的火炬將這原本的一切燒毀。以暴力血腥的衝突場面,再一次的強調了勝者為王,弱肉強食的叢林生存法則。也藉著這段劇 情的鋪陳開始將這部作品的導向真正的主軸“獵逃”


男性角色在片中表現相較於女性角色有更多的層次,力量、地位、尊嚴與責任。而女性角色在本片中只能由一個弱者與被害者的角度出發,還好主角 的老婆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了些許重生與生命延續的連結,不然這部作品就太過平板與單調了。而關於“文明”這個開場就被點到的議題,也僅限於場面浩大的瑪雅 城市建築與社會階級差異所產生的腐化,還不如馬雅祭司殘忍血腥的獻祭過程來的讓人印象深刻。如此的手法實在讓人想不透開場時那一句話所代表的意義到底是什 麼?慘忍的獻祭儀式倒是讓人開了眼界﹝不過這是胡謅的...﹞,對照今日雖然有點匪夷所思,但對照現今也曾出現過的社會事件卻又有種詭異的合理?不知各位 朋友是否跟我有著同樣的共鳴呢?隨著獵人遊戲的開始,馬雅文明在這裡也劃上了句點“阿波卡的獵逃”正式展開!


親情的依戀成為支持主角在這場殺戮的死亡遊戲不能失敗的理由,殺父的仇恨也成了手中的利劍,穿鑿附會的預言與傳說更是為主角超人般的表現做 了完美合理的註解。節奏明快流暢與緊張的氣氛讓這段追逐戲碼有著出色的表現,利用從小生長的森林裡所有的自然條件作為手刃仇人的道具也有著呼應前段與森林 共生的意味,也強化了主角與這塊土地的關係。最後的結局也是讓人感到一絕,正當大家殺的死去回來時,代表另一個“文明”的角色確意外的結束了這一場大文明 裡的小戰爭,回頭去看前面發生的事讓人感到莫名的唏噓啊....而這句「我們應該到森林裡去,找尋一個全新的開始。」的對白也相當的耐人尋味。身處在一個 人類文明毀滅與新生的的交叉點,他們做了這樣的選擇。熟悉的森林究竟是他們的起點還是終點呢?而文明之間的衝突又會帶領他們走向什麼樣的未來就讓各位看官 自己去想像嘍!


基本上這部作品的好與壞必須取決於觀眾的角度,但就宣傳的文案裡所提及的“史詩”而言我認為根本是八杆子打不到一邊!姑且不論歷史的重現是 否真實,但至少對馬雅文明的描述也不該有錯誤百出的表現。不過梅導說這部電影呈現的不是歷史,而是一斷虛構的故事!這個說法我倒是可以接受,因為單就一部 通俗的商業動作片來說的話“阿波卡獵逃”可就是一部相當有水準的作品了!但可惜的是我是以“史詩”來定位這部電影,就因為片頭的那一句話讓我對他有了相當 高的期待!最後也因為這樣的期待而受到傷害...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一部不錯的片子啦!

我覺得片商對於本片的中文譯名真是好!通常為了取悅台灣觀眾片商都會將片名翻譯成一些與劇情無關通俗又無厘頭的片名,但這部翻的卻比原文更具有說服 力也更貼切,雖然不知是否是歪打正著但還是讓人拍案叫絕啊!本片不適合想太多又愛鑽牛角間的人,所以各位就跟著黑豹爪走,盡情的來場“阿波卡的獵逃”吧!


原文刊於:2007/09/04 07: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角落的魚 的頭像
    角落的魚

    宅魚‧愛‧說‧畫

    角落的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