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長的迴廊圍繞著虔敬的信仰...】
再出發
用餐完畢後我們搭乘巴士往梵蒂岡前進,沒多久就到了梵蒂岡城的周圍。或許是因為飽餐一頓的關係,大夥兒下車的腳步明顯慢了許多,再加上飽後睏的症頭發作讓每個人的臉看起來都有點像周公...即使梵蒂岡已經近在眼前,大夥兒卻還沒注意到祂的聖顏...
【左邊是羅馬,右邊是梵蒂岡】
兩國之間
眼前一道圓柱長廊,長廊與馬路間有一 條明顯的白線。「各位注意啦!你們現在站的這一頭是義大利,待會兒越過白線之後就是梵蒂岡嘍!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不用通關進能進入的國家啊!」。一條 不起眼的白線在羅先生加持之後突然變的身價百倍,旅伴們莫不紛紛上前搶拍腳跨兩國的樣板照片...不過因為我對腳踏兩條船或是兩國都有點敏感﹝這兩者有關 係嗎?=.=﹞所以就敬謝不敏了...捨棄了雙重國籍的我往前走著﹝但在離開梵蒂岡時還是拍了XD﹞,在穿越這道圓柱長廊之後突然豁然開朗,一個寬闊的廣 場映入我的眼簾...
【豁然開朗】
國中之國─梵蒂岡
梵蒂岡﹝STATO DELLA CITTA VATICANO﹞在拉丁語中有“先知之地”的意思,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一個內陸城邦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是全球國土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其 國家地位雖早已確立但主權方面卻一直有著長期的紛擾,直到一九二九年墨索里尼掌權後與教宗庇護十一世﹝PIUS XI﹞簽訂《拉特蘭條約》後才完全確定梵蒂岡主權國家的地位,接受聖座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同時也 是教宗的駐所。雖受本身地理條件所限制,但因天主教徒佔全球人口約六分之一,讓梵蒂岡在政治與文化等領域擁有著世界性的影響力,祂同時也是我國在歐洲唯一 的邦交國。
【找人幫忙拍照有時就是那麼不到位...】
聖彼得廣場
這座遊人如織的廣場就是大名鼎鼎的 聖彼得廣場﹝PIAZZA SAN PIETRO﹞位於聖彼得大教堂的正前方,長三百四十公尺,寬二百四十公尺,由義大利雕塑家濟安‧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所設計,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每逢週日天主教徒皆聚集於此,因為當正午十二時的鐘聲響起時,教宗會出現在聖彼得大教堂樓頂正中窗口,向教 徒們發表演說與祈禱。不過今天我只看到穿梭在廣場上絡繹不絕的遊客與擺放成排的椅子,顯然已經過了跟教宗約定的時間...
【悠哉】
【廣場上的鴿子不怕人耶!】
【方尖碑底部的青銅裝飾】
【靓妹!】
【排隊...】
【教徒來著的?】
【你看看這人龍就知道到時我們排了多久...】
【衛兵交接】
【教堂一隅】
【右邊的就是羅先生,左邊的當然就是那位義籍的超爽導遊】
【先生幾位呢?】
廣場上有人我可以理解,但擺著一堆空椅子又是位哪樁呢?各位還記得我早上提過的九國元首來訪嗎?據導遊﹝指﹞可靠消息指出。明天元首們好像會造訪梵蒂岡, 這些椅子應該就是為了明天的活動而準備的!不過椅子放哪不打緊,至少不礙事,但因為元首蒞臨而產生的安檢可就害慘我們了...
【跨越】
【大殿入口的保安人員】
抬頭望去,等著入場參觀的人早已在教堂前大排長龍了!怕時間來不及羅先生叫我們先去排隊,免得到時候逛不完。於是旅伴們便打散至各路隊伍,準備進行安檢。 遊客真的很多,即便安檢規格沒有像登機通關那般仔細卻還是得耗掉不少時間!加上要檢查隨身行李以及通過金屬探測門,隊伍前進的速度大概只比龜速快一 點...所幸我們來得比較早,幾十分鐘的等待之後我和老婆終於通過了安檢順利的進入了大殿...
【大殿外的門簷】
【有點像是天堂之門...】
【大殿內部!】
聖彼得大教堂
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又稱聖彼得大殿或梵蒂岡大殿,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也是羅馬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建於一五O六年耗時一百二十年完工,佔 地二萬三千平方公尺,可容納六萬人,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會最重要的聖地之一。教堂中央是直徑四十二公尺的穹頂,高約一百三十八公尺,也是羅 馬天際線的主要標誌。勃拉芒特、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小莎迦洛等都曾參與設計。殿內保存許多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壁畫與雕刻,讓聖彼得大教堂除了宗教 意義之外也有著相當高的藝術價值。一般認為這裡就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聖彼得的安葬地點,儘管新約沒有提到聖彼得到過羅馬,也沒有提到他在羅馬殉道,但自古 以來傳統都認為他的陵墓就在祭壇的下面,後來的教宗也多安葬於此,有看過《天使與魔鬼》可以回憶一下電影中的畫面...
【用雕樑畫棟來形容也不為過...】
進入到大殿裡的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遊客雖多卻感受不到擁擠,這點就跟萬神殿有著天差地遠。華麗細緻的壁畫與栩栩如生的雕塑充斥在殿內的每 一個角落,無須刻意的端詳,眼中都是精美的藝術品。富麗堂皇金光閃閃令人目不暇給...或許是受到莊嚴的宗教氛圍所感染吧!殿內的遊客感覺相當的有秩序守 規矩,沒人爭先恐後也沒有胡亂揷隊,每個人都輕聲細語的依序前進。這讓遊覽的品質提升不少,更能細細的品味聖彼得大教堂的歷史與它神聖莊嚴的美...至於 殿內是怎麼樣的情形?我就不再贅述了,看倌們就看看小弟有限的照片,稍微感受那神聖卻又華利的氛圍吧~
【現場看超震撼的!】
【在大殿內你幾乎找不到空白的牆面...】
【氣氛相當的莊嚴】
【裡面的空氣流通也很涼爽,遊覽起來相當的舒服~】
【窗】
【灑落...】
【聖殤像!本來是沒有玻璃隔開的,但幾年前有一個瘋子跑進去敲壞了這座雕像,後來就封起來了...】
【這照片拍的不好,現場看超震撼的...】
【聽導覽解說中...】
【屋頂的壁畫相當的精美,可惜太遠看不清楚...】
【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不知為何有點塞車了...】
【殿內有一區都是教宗的陵墓】
【MAX...?】
【雕像所呈現的柔軟度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石頭雕出來的!】
【很入戲...】
【望】
【遊客依然絡繹不絕...】
【水溝蓋?】
【有故事的雕刻,可惜我不知道...】
【不知道是哪位教宗...】
【目不暇給...】
【這裡面很有看頭,不過建議做些功課再來看會比較好...】
【壁畫】
【是耶穌與門徒嗎?】
【灑落的光線有著濃濃的宗教氛圍...】
【說建了幾百年才完成我覺得一點都不誇張!】
瑞士衛隊
近一小時的遊覽之後我們離開了大 殿...教堂的週圍不時就會看到頭戴黑帽穿著紅藍黃三色制服的衛兵站崗,這些奇裝異服手持長矛的衛兵叫做瑞士衛隊!是由教宗尤利烏斯二世﹝POPE JULIUS II﹞所組建,負責保衛梵蒂岡教廷和教宗本人安全的傭兵組織。最初於一五O六年一月二十二日成立,成員人數為一百五十人。在一五二七年五月六日的羅馬浩劫 中,瑞士衛隊因掩護教宗撤離而發生了慘烈的戰鬥,一八九名士兵中只有四十二倖存,因此得到教宗的肯定賜予絕對忠誠的評價!五月六日也因此成為瑞士衛隊的重 要紀念日,每年衛隊成員都會在聖達瑪索庭院﹝CORTILE DI SAN DAMASO﹞內舉行宣誓儀式,朗誦著五百多年來不變的誓詞,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宗並隨時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二OO六年是瑞士衛隊成 軍五百週年,梵蒂岡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但其實在一八七四年時瑞士政府曾在憲法中明文規定禁止國民接受外國軍事僱傭,但頒布之後還是有大量志願者參加軍 隊,直到一九二七年才開始正式禁止,而瑞士衛隊則是一九二七年頒布禁令後唯一的特例!直到今日瑞士衛隊都是梵蒂岡主要的保護力量以及儀式象徵。
【威名遠播的瑞士衛隊】
看到這些英姿煥發的瑞士衞隊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想合照的衝動,不過這可不是件容易的 事...小弟就以實際看到的狀況跟各位報告一下!基本上只要靠近他們都是會被驅離的,近距離的照相當然也會被制止。不過有兩種人是例外,那就是老人跟小 孩!基於扶助弱勢的精神,衛隊對老人跟小孩提出的合照請求通常都會配合。所以想合照的朋友要嘛就偷拍,要嘛就畫老妝裝小孩!或許還有一點機會吧...
【當我們走出大殿時還是有許多遊客等著要進場】
【磨到發亮的地磚,不知有多少人走過...】
梵蒂岡郵局
離開教堂後便和老婆在廣場上散歩, 希望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多享受一點悠閒...背對教堂的右手邊有一排房子,仔細端詳你會發現有一家小小的郵局隱藏其間,這可是梵蒂岡唯一的郵局喔!既然郵局 出現了那老婆寄明信片的時間顯然也到了,於是我們便往郵局走去,將這神聖又美麗的記憶寄回台灣去...
【梵蒂岡唯一的郵局】
十字架
郵局裡面有許多遊客,有人在寄東西也有 人在挑選紀念品。老婆正挑選著適合的明信片,而我則在附近閒晃找尋紀念品...這裡的紀念品想當然爾跟宗教脫不了關係,有以幾位教宗的盾章製作的商品也有 一些書本圖卡類的東西,項鍊擺飾當然也是少不了品項。我端詳著玻璃櫃裡的每一樣禮品,想看看有沒有適合的紀念品。掃視了幾回,雖然品項不多但相當幸運的我 還是看到了想要的東西...
那是一條銀製的十字架項鍊,銀白的色澤配上簡單的設計顯的相當大方,價錢雖然不便宜﹝記得是幾十歐...﹞但 還可以接受,只是鍊子看起來短了點!不過這倒沒啥關係,回台灣再換掉就好了,所以就暫且把它記下待會再請老婆來鑑定!項鍊之後我又看到一個大約十幾公分大 的木製十字架,上面鑲嵌著銀白色的耶穌聖像頂端有個環,看來是可以壁掛的那種。雖然我不算是正式的教友,但我看到這個十字架時就有一種很想把它帶回去的衝 動...於是我就趕緊請老婆過來幫我看看這兩樣值不值得入手?好在老婆也覺得不錯,所以我就決定把它們通通帶回台灣去嘍!
【寄】
來自梵蒂岡的一封信
老婆寫好了明信片,小心翼 翼的貼上郵票之後便投入了掛在外牆上的郵筒...雖然不知道這些祝福要多久才能寄到友人手中,但我相信每個收到明信片的朋友都會因為老婆的貼心而感到開心 的...隨著祝福的寄送完成我們也結束了在梵蒂岡的行程,走出城外搭上了巴士,繼續往西班牙廣場前進了!
【因明日活動之故廣場上擺了許多的柵欄】
【歇歇腳】
【廣場上的方尖碑】
【樣板照片】
【晚上見嘍~】
【路過聖天使堡】
【車禍現場】
車禍
下午的羅馬街頭交通依然繁忙,巴士隨著車 陣走走停停的,一旁的機車和汽車則是如水銀瀉地般的逮到空隙就鑽,混亂的交通完全不輸台北...好死不死當我正這樣想的同時,剛好就目睹了一場車禍的發 生!兩輛轎車因為沒有保持安全距離而導致後車撞上了前車,駕駛雙方很快的都下了車,結果都是女的!顧不得背後的壅塞兩位義大利姑娘就這麼站在路中央“溝 通”了起來...還好我們沒有在她們後面,不然這麼一塞可能會塞到天荒地老啊...
【後面塞爆了...】
【聖天使橋】
【總覺得自己一直繞著它轉,但行程卻沒有排聖天使堡...】
【是要開單了嗎?】
【水道大街上的街頭藝術家!】
離開事故現場後巴士繼續前進著,沿途有許多似曾相識的景物﹝應該都是電影電視上看的XD﹞,不久後巴士便在一條熱鬧的街道旁停了下來...這條繁華熱鬧的大街就是康多提大道,而大道的另一端就是我們的目的地西班牙廣場!
【陽光灑落在街道上】
康多提大道
康多提大道﹝VIA CONDOTTI﹞又稱水道大街,是羅馬著名的精品街也是電影《羅馬假期》的主要場景。四百公尺不到的距離擠滿了各大名牌精品,盡頭則是歷史悠久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是一個融合了時尚流行與歷史文化的知名景點。
【各大名牌林立在這條大道上】
【看到後面的人群了嗎?】
街道上遊客絡繹不絕,路旁還有街頭畫家賣藝,讓整條水道大街顯得生意盎然!兩旁櫥窗內的精品雖令人目不暇給卻也讓人望而生畏...畢竟這些都是世界知名的 時尚精品,不難想像它後面會有幾個零...很了解自己有幾兩重,進去假掰亂問也沒啥意思,打腫臉充胖子更是要命!不如就在外面看看櫥窗欣賞欣賞就好以免落 入萬劫不復之境。篤定之後就這麼冷靜的和老婆一路的走著,眼見廣場就在眼前本以為可以安全下莊的,但沒想到在最後一刻她突然決定回頭逛逛 PRADA....
【惡魔就在裡面...】
膽顫心驚的跟著老婆進入了這恐怖的地方...店面不算大,但裡面滿滿的都是人,每個櫃哥櫃姊都忙的不可開交!似乎是有別的旅行團出現,店裡大多都是亞洲面 孔,而且似乎都是有備而來,許多人手上拿著寫滿了商品型號的小抄,跳過語言的隔閡直接交給店員一次搞定既輕鬆又愜意,眾人幾乎無一倖免的滿載而歸!雖然不 知如此的大手筆究竟是本身富可敵國還是礙於人情壓力,但至少我很確定彈盡援絕的我們並不具備如此的能力...繞了繞看了看,老婆似乎也沒看到喜歡的東西, 於是我們便有驚無險的離開了這裡...
【西班牙廣場到了!】
【有進步!下次應該就不會切到腳了...】
西班牙廣場
西班牙廣場其實並不在西班牙﹝好 冷...﹞而是位於義大利羅馬,因廣場緊鄰擁有百年歷史的西班牙大使館因而得名。廣場周圍有許多景點可以遊覽,例如山上天主聖三教堂﹝TRINITA DEI MONTI﹞西班牙階梯﹝SCALINATA DELLA TRINITA DEI MONTI﹞詩人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故居,某位樞機主教的宅邸以及廣場上的破船噴泉都是相當值得參觀的景點,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座噴泉!
【條子來了!】
【貝尼尼的破船噴泉】
這座名為“破船噴泉”﹝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的巴洛克藝術噴泉於一六二九年左右完成,是由濟安‧貝尼尼的父親彼得‧貝尼尼﹝PIETRO BERNINI﹞所設計建造。但老貝尼尼以沉船作為噴泉主題的創意到底是從哪來的呢?一說是因為某位教宗在某次台伯河的水災中目睹了一艘船被沖到此地,輾 轉讓老貝尼尼有了以此為噴泉主題的構想。另一說則是因為此區水壓較低,以致噴泉的水噴不太出來。於是老貝尼尼便將噴泉的造型作成了一艘破船的模樣﹝我比較 相信這個說法﹞。半露的船身看似在水中載浮載沉,水流則從船身溢出,非常的有戲劇張力!是廣場上絕不可錯過的景點。
【階梯之上滿是人潮】
【鼓譟】
西班牙式的鼓譟
廣場上有許多的遊客,階梯上更 是聚集著大批的年輕人。初來乍到的我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一票年輕人似乎在喊著什麼口號,整個廣場都是他們的聲音。然後有一個年輕人突然拿起一面西 班牙國旗披在身上,高喊幾聲之後一群人便手舞足蹈的唱起歌來了,場面有如一場小型的嘉年華會相當的熱鬧!不過可能是太過招搖還是妨礙到他人了吧!沒多久便 來了一男一女兩位警察,吹著口哨揮著警棍的他們看的出來是前來制止這鼓譟場面的,不過這群年輕人一看到警察出現便停止了喊叫,然後一哄而散的跑進廣場週邊 的巷道裡去了!廣場瞬間恢復了平靜,就像沒發生過一樣...只留下廣場滿地的垃圾和旅客滿臉的錯愕...
【西班牙超人?】
【熱烈的氣氛】
【西班牙廣場一角】
【遊客如潮水般湧來】
【西班牙廣場大冒險】
【一O一忠狗...】
【很可愛的櫥窗...】
【幾條街之外完全消失的喧囂...】
【陰影之下】
【點餐】
我愛冰淇淋
這家餐廳很有民歌餐廳的味道, 空間不算寬敞卻讓人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在泛黃的燈光下我們沿著階梯走上了二樓,待旅伴們坐定之後小華姊跟羅先生便先為即將到來的夜遊作了簡介。雖然還 沒上菜,但由這家餐廳的氣氛判斷菜色肯定是相當豐盛的!不過這滿桌的佳餚卻也可能帶著些許的離愁,因為今晚是我們這次義大利之旅的最後一夜...
由於這裡是晚餐前最後一個景點,所 以我們大約會在這停留一個多小時左右,也因為時間的充裕於是老婆決定先在附近逛逛,看看有沒有什麼驚喜隱藏在巷弄之內。不過走了幾圈之後才發現廣場前方的 巷弄還蠻普通的,讓我有點失望...不過老婆的興致倒是很高昂,喜歡旅行的她總是可以自得其樂,這點我的確比不上。走著走著我們路過了一家冰淇淋店,五彩 繽紛的櫥窗吸引著我們的目光。「我們買冰淇淋吃好不好?」老婆問我我也點了點頭,於是我們就走進店裡挑各自喜歡的口味了!
【唷呼~】
【大口吃才過癮!】
在旅程中不時就可以看到賣冰淇淋的店,感覺義大利人還蠻愛吃的。雖然我每次都想試試,但礙於預算也就只有在昨天吃了那麼一次...不過今天是旅行的最後一 天了,對自己好一點應該也是合理的吧?基於這樣的理由,於是我決定不計成本的給它挖下去,將這一天的美好和著冰淇淋的甜美通通給它吞下肚去...結帳之後 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吃了起來,也顧不得吃相好不好看,就這麼一路給它舔到西班牙階梯去了...
【乾杯!】
我們坐在階梯之上面對著水道大街,看著來往的人群也舔著手中的冰淇淋...這一刻是一天中難得的悠閒,也讓我有時間回想今天所發生的一切,讓記憶好好的沉澱...在微風的催化之下讓我感到些許的涼意,還好趕在凍死之前我們吃完了手中的冰淇淋...
【這不是地球儀...】
【散場...】
【遠眺大街】
【階梯之上】
【俯瞰】
牽著老婆踏著階梯往上走,想看看不一樣的風景。階梯周圍有許多的咖啡SHOP和餐廳,幾乎都坐滿了人,生意好的不得了!有的連頂樓都擺了幾桌,座位卻還是供不應求,西班牙廣場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空中餐廳】
【在羅馬很多地方都會看到方尖碑】
【我忘記這是教堂還是西班牙大使館了~><】
階梯之上
階梯的上面也是一座廣場,但似乎沒底 下的大,遊客數量也沒有那麼多,不過倒是有許多的畫家在此作畫,讓這不算大的空間中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我們在背後默默的看著他們一筆一劃的勾勒出 眼前的美景,驚嘆之中也不免技癢...歐洲的城市氛圍真的不一樣,處處都是藝術與美景,真的會讓人有想作畫的衝動,可惜我除了相機什麼都沒帶,也只好多拍 幾張照片來彌補無法動筆的遺憾了...
【廣場頂端的畫家】
微風帶來了些許的涼意,趴在圍欄上看著逐漸西沉的太陽讓我有點感傷...一天又將過去,但不同的是明日的此時我們已經離開義大利,往家的方向飛去了...不等我感傷完畢老婆便說想要下去了,於是我們又走回了階梯之下,找了個位置坐下來,漫無目的的注視著來往的人群..
【下】
【面對廣場左邊的收費公廁,有急用的可以多加利用!】
【隨著太陽的西沉遊客也少了許多...】
寫生
距離集合還有一段不長不短的尷尬時間,讓 人逛不了什麼也跑不了太遠,所以我也只好繼續坐在階梯之上發呆...老婆倒是很會利用時間,早就拿出她的速寫本畫了起來!筆尖與紙摩擦的沙沙作響,不消多 久被夕陽染紅的天空、來往的人群以及兩旁的建築就躍然紙上...簡單的筆勾勒出康多提大道的繁華,讓這稍縱即逝的美好被凍結成一幅美麗的回憶,靜待他日的 重新開啟...
【寫生】
【西班牙廣場BYE~】
【地下道】
集合的時間到了,老婆收起了畫筆,旅伴們也陸續的回到廣場之上,熟悉的語言圍繞在我的耳邊,也宣告著下午的行程到此為止!於是我們離開了西班牙廣場,帶著那飢腸轆轆的心,往傳說中的美酒佳餚前進...
【肚子越來越餓了...】
【這位應該是餐廳的老闆】
【一上樓就看到一堆紅酒】
義大利民歌餐廳
這家餐廳很有民歌餐廳的味道, 空間不算寬敞卻讓人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在泛黃的燈光下我們沿著階梯走上了二樓,待旅伴們坐定之後小華姊跟羅先生便先為即將到來的夜遊作了簡介。雖然還 沒上菜,但由這家餐廳的氣氛判斷菜色肯定是相當豐盛的!不過這滿桌的佳餚卻也可能帶著些許的離愁,因為今晚是我們這次義大利之旅的最後一夜...
【環境雅致氣氛還不錯喔!】
【這水看起來蠻高檔的!】
【伴著悠揚的歌聲上菜嘍!】
【這位吉他老兄說唱俱佳相當的搶戲啊!】
不過在我還沒來得及感傷之前突然有兩位手持樂器的老兄出現在餐桌之間,一位抱著吉他,一位則吹奏著橫笛。帶著些許喜感的主唱隨手撥弄著弦線,音符便跳躍在 清亮的笛聲之間,充滿南歐風味的歌聲讓氣氛相當的愉悅!雖然第一時間大夥兒有點傻眼,但很快的就被他們熱情爽朗的歌聲所感染,開始跟著節奏拍起手來,有的 甚至還會哼上幾句,讓場面相當的熱烈!也就在這美妙的歌聲之中美酒佳餚也陸續端上桌了!美妙的音樂搭配著美味的料理,讓這頓晚餐成為了我們這趟旅行中最難 忘的一餐...
【可能是吹笛子的關係,光頭老兄就沉默了許多...】
【前菜】
【這披薩應該是這次旅行中我吃過最好吃的】
【主菜】
【稍作休息準備出發!】
【不知名的噴泉】
【貝尼尼飯店?】
【導遊說這是羅馬假期中的場景】
【轉成黑白或許會比較容易看出來吧...】
【流光】
VIVA LA VIDA
結束了豐盛的一餐後 我們走出了餐廳,搭上了久候的巴士。此時外頭早已被夜色所吞沒了...絢爛燈光閃耀著永恆之城的天空,夜色籠罩下的羅馬呈現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風貌,即便 只是個尋常的小巷都散發著獨一無二的氛圍...穿梭在羅馬街頭的我,不知為何耳邊突然響起了COLDPLAY那首VIVA LA VIDA輕快的旋律...「I HEAR JERUSALEM BELLS ARE RINGING ROMAN CALVARY CHOIRS ARE SINGING...」我輕輕的哼著,隨著飛快的巴士穿梭在這座永恆的城市,用雙眼貪婪的攫取這稍縱即逝的美景...
【夜晚的競技場】
【競技場的晚上比白天更美...】
夜訪競技場
路過了聖天使堡後巴士便停了下來, 原來我們又回到了競技場...在燈光的照映之下競技場的氣勢更顯磅礡,驕傲的聳立在這塊充滿歷史鑿痕的土地上。在羅先生的帶領下我們沿著周圍繞了一圈,讓 我有種我們正在舉行什麼儀式的錯覺...不過該說的早上都已說盡,瞻仰完畢後我們便越過一條馬路離開了這裡...
【由下往上看更有氣勢!】
【牢籠】
【不見遊客的凱旋門】
【合影】
真實之口
越過了路口我們來到一個被鐵欄杆圍住的地方,和馬路垂直的牆面上有座面熟卻又有點恐怖的雕像,總覺得在哪看過卻又想不起來!在羅先生的講解之下才發現這原來就是大名鼎鼎的“真實之口”﹝LA BOCCA DELLA VERITÀ﹞!
【恐怖的真實之口...】
真實之口是一個有著人類面孔的大理石雕刻,雖然它的功用與來歷眾說紛紜,但最有名的說法莫過於被當作測謊器。中世紀的人們相信,撒謊的人如果將手伸進它的 口中就會被咬住。在十七世紀,它被安放在希臘聖母堂的門廊裡,但因小弟才疏學淺,並不確定是不就是現在的位置...不過由於我們來的時間太晚,門也被關上 了,讓我們失去了測試伴侶是否忠誠的機會,只能隔著欄杆想像將手放入它口中的畫面...不過這可能也算是因禍得福,因為應該有不少人會慶幸自己保住了一隻 手臂...﹝誤﹞
【火神廟?】
劉姥姥逛羅馬城
羅先生指著馬路對面幾乎看不見的小圓頂建築說:「那就是火神廟,是共合國時期祭祀守護女神的重要場所!」不過因為有一段距離且不在夜遊的路線上,羅先生僅以幾句話帶過,並未讓我們親自造訪,語畢後便動身展開了這近乎逃難的旅程...
【遺跡】
【夜晚的羅馬打字機】
【威尼斯廣場週邊】
【持續交通擁塞的羅馬...】
【雕像之一】
【雕像之二】
【市政廳廣場】
【雕像之三】
【這道長長的樓梯走起來還蠻舒服的...】
我們經過了幾個廣場、噴泉、許多知名的建築以及幾處《羅馬假期》中有出現過的景點,除了羅 先生滔滔不絕的解說之外並沒有停下腳步好好看看這些地方,一切的美景都像是浮光掠影那般的虛幻...直到到達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市政廳後腳步才漸漸的緩慢 了下來...或許是進度達到了,也可能是行程將盡,我們終於有了喘息的時間,這個城市的輪廓也才比較清楚的出現在我眼前...
【市政廳廣場上有許多的遊客】
【平日洽公不知是啥樣子...】
【舊市集遺跡】
【即使是不起眼的小巷道在夜晚其實都很美...】
聖天使堡
不知走了多遠,我們又來到了聖天使堡!路過了兩次,這次總算要上前去一探究竟了...至於這座長的有點像蛋糕的城堡為什麼叫聖天使堡呢?請聽小弟娓娓道來...
【夜訪天使堡】
相傳西元五九O年時羅馬瘟疫盛行,教宗貴格利一世﹝GREGORY I﹞率領民眾遊行祈禱滅災,行經此地時忽然看見天使聖米迦勒﹝ST.MICHAEL﹞出現在古堡之上,將手中的寶劍收入劍鞘之中,宣告了瘟疫即將平息!為 了感念天使的恩德,教宗遂命人在古堡上立了一尊天使雕像,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因而得名!
聖天使堡是一座五 層樓的堡壘式建築,聳立於梵蒂崗前方的台伯河畔,西元一三五年時由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興建﹝他真的很愛建築...﹞耗時四年完成。原本規劃為家族陵墓,但 在六世紀時被改為教皇的要塞,十四世紀又被教廷改建為城堡。坊間謠傳城堡內有許多密室與密道可以通往梵蒂崗,事實上也的確有幾任教宗就是經過這些通道進入 聖天使堡避難的!其中獲的證實的就是教宗尼可拉斯三世﹝NICHOLAS III﹞所建的一條被稱為“PASSETTO BORGO”的秘密通道。至於“天使與魔鬼”裡的蘭登教授走的是哪條我就不得而知了...聖天使堡歷經多次的改建與變革,現在被作為兵器博物館使用,部分 區域會開放給民眾參觀。羅先生說城堡中庭還有許多保存良好的古羅馬軍事遺跡,有空可以進去看看。不過我們到達時已經是晚上了,所以說了也是白說,大夥兒只 能依照慣例在外面乾瞪眼...
聖天使堡是一座五 層樓的堡壘式建築,聳立於梵蒂崗前方的台伯河畔,西元一三五年時由羅馬皇帝哈德良下令興建﹝他真的很愛建築...﹞耗時四年完成。原本規劃為家族陵墓,但 在六世紀時被改為教皇的要塞,十四世紀又被教廷改建為城堡。坊間謠傳城堡內有許多密室與密道可以通往梵蒂崗,事實上也的確有幾任教宗就是經過這些通道進入 聖天使堡避難的!其中獲的證實的就是教宗尼可拉斯三世﹝NICHOLAS III﹞所建的一條被稱為“PASSETTO BORGO”的秘密通道。至於“天使與魔鬼”裡的蘭登教授走的是哪條我就不得而知了...聖天使堡歷經多次的改建與變革,現在被作為兵器博物館使用,部分 區域會開放給民眾參觀。羅先生說城堡中庭還有許多保存良好的古羅馬軍事遺跡,有空可以進去看看。不過我們到達時已經是晚上了,所以說了也是白說,大夥兒只 能依照慣例在外面乾瞪眼...
【聖天使橋上的天使】
正對著聖天使堡的這座橋就是聞名世界的聖天使穚﹝PONTE SANT `ANGELO﹞!它是由五個半圓拱洞所構成,是台伯河上最古老的橋樑,也是連接聖天使堡和羅馬舊城的通道。因為聖天使橋的位置處於教徒前往梵蒂崗聖彼得 大教堂必經的道路,所以也被稱為“聖彼得之橋”是由貝尼尼所設計建造﹝不過是老的還是小的我就不清楚了...﹞橋面兩側佇立著十座高大的天使雕像,對岸的 馬路也分別立著聖彼得與聖保羅,相當的有特色!每座雕像姿態都相當的生動,讓我不停的按下快門。無奈燈光太暗技術太爛,把幾座天使都拍成笑面黑福神後我就 放棄了...
【雕工非常精美】
【燈火倒映的台伯河】

【聖天使保有濃濃的軍事風...】
【協和大道】
【青天白日滿地紅...】
協和大道
離開聖天使堡後我們來到了協和大道 ﹝VIA DELLA CONCILIAZIONE﹞而前方燈火通明的圓形屋頂建築就是聖彼得大教堂,由這個角度往梵蒂岡的方向望去讓人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羅先生說協和大道 上有許多政府機構設置於此,我國駐教廷大使館也設在此。找了一會兒終於在一面牆上發現了寫著“中華民國﹝台灣﹞駐教廷大使館”的牌子,仰頭一看也看到青天 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插置於大使館外牆之上,孤傲的飄揚在羅馬的夜空之中...
【在國外看到這其實蠻感動的...】
這是我第二次在國外造訪我國的大使館!﹝第一次是在帛琉,一間量販店樓上...﹞雖然我不 是強烈的愛國主義者,但在異鄉看到熟悉的文字與國旗還是讓我感到興奮...這是一種相當奇妙的感覺,而在台灣是不會有這樣的感覺的!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情感 上的因地而置宜吧...我們沿著協和大道往梵蒂岡的方向走著,時間大約是晚上九點左右,整條街上門窗緊閉空無一人,方才他鄉遇故知的興奮也早已消失無蹤, 取而代之的則是街燈照映下的蕭瑟與逐漸蔓衍的疲勞...
【回到了梵蒂岡...】
【四處無人嗅得出夜晚的味道了】
教宗還沒睡
我們來到了一個廣場,廣場中央有一 座方尖碑,此時羅先生停下了腳步指著前方的聖彼得教堂說:「你們有沒有看到二樓從右邊數來第二個窗戶?﹝但願我沒記錯﹞那是教宗的辦公室!燈亮著就代表教 宗還在辦公,而燈熄了就代表教宗已經睡了...你們看現在還是亮著的,那就代表教宗正坐在辦公桌前辦公喔!」旅伴們紛紛舉起相機對著教堂猛拍...也就在 快門聲此起彼落的同時小華姊出聲了!「各位貴賓,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了!謝謝你們也謝謝羅先生一整天辛苦的導覽與解說,希望你們會喜歡...」語畢,大夥 兒開始向羅先聲道謝,羅先生也微笑著回禮兼閒話家常,告訴我們下次來羅馬還有哪些值得一遊的,說完了便揮揮手離開了我們,消失在羅馬的街頭了...
【散場之後的茫然...】
沒有不散的筵席
在羅先生離開之後,摩里斯先生 開著巴士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旅伴們依序上車之後巴士便開始往飯店前進...窗外的風景不停的變換消逝,車內的我們卻是雙眼茫然外加一片的沉寂...累了 嗎?我想不是,應該是大夥兒都確實的感受到了筵席將散的離愁與即將回歸正常生活的不捨...羅馬的街頭依舊是五光十色車水馬龍,但我們的心情卻早已大大不同...
【教宗晚安...】
回到飯店之後一股強烈的疲勞感隨之襲來...但因為明天一早就要前往機場,怕來不及所以只好硬撐著沉重的眼皮來整理行李,大公告成後就拖著疲憊的身軀去沖 了熱水澡,換上輕便的衣服躺在床上...耳邊依舊是VIVA LA VIDA的旋律,卻意外不見絲毫的睡意...究竟是失眠還是捨不得閉上眼睛?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睡去的?也不清楚,只依稀記得羅馬最後的那晚很長、很 靜、很清醒...
全站熱搜